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5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 2025年10月

貫徹貫徹全人教育 立足社區放眼世界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自1981年創辦以來,始終以「全人教育」為核心理念,致力為學生打造全面發展的成長平台。不僅關注學生的學術成績,更注重發掘學生在音樂、體育、藝術等領域的潛能。學校以英語、STEAM、科學教育為三大支柱,不斷豐富教育內涵、創新教育形式,既讓學生在學術、品格、能力等方面全面成長,又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推動社區教育生態的優化。正如學校所秉持的「立足社區,貢獻全港,放眼世界」的理念,為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兼具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開展英文學習圈 實現「教學相長」

英語教育一直是學校的重點與優勢領域,曾多次榮獲行政長官頒發的相關獎項,這份榮譽不僅是對學校英文教學成果的肯定,更堅定了學校深耕英文教育的決心。為了進一步提升英文教學品質並輻射社區,學校特意申請東華三院董事局的撥款,在區內開展英文學習圈項目,助力小學提升英文水準。一方面,區內小學生能獲得專業的英文培訓,奠定語言基礎;另一方面,學校的學生有機會走進小學課堂,以「小老師」的身份參與教學輔助,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鞏固自身英文知識,培養責任感與溝通能力,實現「教學相長」的雙贏局面。

跨學科語言教學 營造良好語言環境

跨學科的語言教學模式也是學校英文教育的一大特色,將英文滲透到不同學科的教學中。每年還會組織LAC交流團,帶領學生前往世界各地開展研學活動,此前去過新加坡,近年又前往澳洲。在選拔參與學生時,學校秉持公平原則,不局限於成績優異者,而是兼顧不同成績層次、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部分家境困難的學生還能獲得資助。

此外,學校還會定期舉辦Treasure Hunt、Funday Booth等豐富多樣的LAC活動,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提升英文應用能力。同時,學校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過LAC觀課活動,組織不同學科的教師互相觀課,學習如何在非英文學科中融入英文教學,共同營造良好的校園語言環境。

完整STEAM教育體系 開展跨科專題研習

近年來,STEAM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發展的另一核心方向。李校長不僅擔任香港數理教育學會主席,並在STEAM教育常務委員會任職多年,對STEAM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與前瞻性的規劃。因此學校開展STEAM教育,絕非「淺嘗輒止」的興趣活動,而是強調「品質優先」,所有活動都基於合理的課程基礎與明確的培養目標,為香港和國家培養創新科技人才。

為了形成完整的培養體系,學校構建了從中一到中三的三級課程框架:中一階段,引導學生廣泛涉獵Robotics、Coding等基礎內容;中二階段,深入學習3D打印等進階技術,提升實踐操作能力;中三階段,開展大型跨學科專題研習,學習使用智能方法製作曲奇餅。每年4月,學校還會在家長日舉辦曲奇餅展銷會,將成果向家長和社區展示,部分產品還會作為公益禮品贈送,既檢驗了學習成果,又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深化科學教育發展 推動小學X中學聯動

隨着教育趨勢的發展,學校在STEAM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科學教育」納入重點發展領域。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在科學教育方面的優勢,計劃開展科學學習圈項目,組織學校具有科學專業背景的教師,為區內小學教師提供科學教學指導,幫助他們理解「科學探究」與普通「探究式學習」的區別,將科學性思維融入小學科學課堂;同時,也會組織本校學生參與小學科學活動的輔助工作,讓學生在鞏固科學知識的同時,培養科學傳播意識。李校長希望藉此構建「小學-中學」聯動的科學教育生態,從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科學好奇心,初中階段強化科學探究技能,高中階段奠定科學知識基礎,推動整個社區科學教育品質的提升。

創新應用人工智能 提高自主學習效率

在科技與教育融合的浪潮中,學校也積極探索AI 在教學中的應用,主要聚焦於自主學習,搭建線上學習平台,學生完成作業後可由AI即時批改,系統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給予回饋與獎勵,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同時,學校明確反對將AI用於「替代教師工作」或「幫助學生投機取巧」,如利用AI代寫作業、應付考試等行為。

學校將AI教育分為三個層次:面向全體學生,教授AI的基礎應用方法,培養對AI的認知與接納度;針對教師,開展AI相關的專業培訓,更新教學理念與方法;對於有潛力的精英學生,則引導他們深入學習AI程式設計、AI創新應用等進階內容。目前,學校已與部分大學展開合作,共同研究AI在教育中的創新應用,未來計劃進一步推動學生「熟練運用AI但不依賴AI」,讓AI成為提升學習能力、創新思維的工具,而非「捷徑」。

走出課室、探索世界 服務社會、拓寬視野

學校始終堅持「立足屯門,不局限於屯門」的理念。李校長認為,若學生的目光僅停留在周邊環境,缺乏對外界的探索,視野會逐漸變得狹窄。作為東華三院轄下學校,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能夠提供豐富的交流資源與機會。多年來,學校秉承「走出課室」的理念,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的校外活動:在香港本地,有各類社區調研與實踐活動;在全球範圍,與世界各地的學校開展交流團項目,讓學生走出香港,感受不同國家與地區的文化,拓寬國際視野。

今年,學校還為中一學生設計了一項全新的社區探索專案。項目中,學生將走進社區,與區議員、藝術工作者、立法會議員以及康文署等政府機構的工作人員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社區的運作機制與不同群體的職責,認識社區的多元面貌。這一項目不僅能讓學生更貼近社區、增強社會責任感,也能幫助他們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為未來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做好準備。

參加制服團體活動 培養紀律與管理能力

從幾年前開始,學校便要求全體中一學生必須參加制服團體活動,例如童軍、青少年軍、海事青年團等。這一舉措源於學校對中一學生自理能力下滑問題的關注——部分學生存在收拾書包不規範、物品攜帶不齊全等情況,缺乏基本的紀律意識與自我管理能力。

李校長表示,紀律並非「盲目服從」,而是幫助學生建立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基礎。通過制服團體的定期聚會與訓練,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有明確要求,這種自律意識會輻射到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幫助學生學會規劃時間、專注學習,培養堅毅的品格。

制服團體活動特意設置了一些有挑戰性的任務,讓學生在可控的範圍內經歷「難關」,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提升抗挫折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許多家長起初可能擔心孩子「吃苦」,但看到孩子在活動中逐漸變得獨立、堅強,也逐漸理解並支持學校的這一安排。

教育傳媒

李志文校長 李志文校長
為學生打造全面發展的成長平台 為學生打造全面發展的成長平台
英語教育一直是學校的重點與優勢領域 英語教育一直是學校的重點與優勢領域
實現「教學相長」的雙贏局面 實現「教學相長」的雙贏局面
為香港和國家培養創新科技人才 為香港和國家培養創新科技人才
學校構建了從中一到中三的三級課程框架 學校構建了從中一到中三的三級課程框架
將「科學教育」納入重點發展領域 將「科學教育」納入重點發展領域
學校也積極探索 AI 在教學中的應用 學校也積極探索 AI 在教學中的應用
奠定科學知識基礎 奠定科學知識基礎
AI提升學習能力 AI提升學習能力
學校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 學校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
學校還為中一學生設計了一項全新的社區探索專案 學校還為中一學生設計了一項全新的社區探索專案
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